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,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、说明文、应用文、议论文。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包粽子作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,是中国的传统佳节——端午节。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:20xx多年前,楚国危机重重,楚王听信小人的谣言,把屈原赶出楚国,后来楚国灭亡了,屈原伤心欲绝,投汩罗江自尽,大家得知消息,纷纷划龙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,可是一无所获,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,就往河里扔粽子,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及在那天吃粽子的习俗。
每到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,我也想体会这个过程,就向姥姥请教。姥姥告诉我,剥粽子要先拿两片叶子,向中间折成一个类似金字塔的圆锥形,放一半糯米,上面放入蜜枣,再用糯米铺平,用叶子把糯米包的严严实实,包成一个三角锥形,然后用绳子给扎紧就可以了。看姥姥做的如此轻松,可真正操作起来却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,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来,就是叶子散开,根本没有办法包完整。原来包粽子没我想得那么简单,就象学习一样,要想学好,就要勤学苦练。经过多次失败,最后在姥姥的指导下,我终于包成了一个小粽子,虽然样子不太好看,但也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。
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,加上水开始煮。一会儿厨房就飘来了阵阵香味,馋的我都直流口水,老是往厨房跑,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没有。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,我剥开尝了一个,糯米软软、粘粘的,蜜枣甜甜的,美味无比。尤其是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,感觉心里美滋滋的。
端午节不但让我尝到了美味的粽子,又让我学习了很多的知识,真是太开心了。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2“姥姥,是这样包的吗?”我拿着刚包好的粽子问姥姥。姥姥点了点头。耶,我的第一只粽子“研制”成功了!
为了庆祝端午,我们学校开展了学包粽子的活动。姥姥就是“特邀指导老师”之一。我裹的是一只长粽。相对来说,包长粽要稍简单些。拿两片芦叶,上下叠好,将芦叶折起一部分,再把两端的芦叶向中间折,就会形成一个“小口袋”,往“小口袋”里装些米,不要装太满,留一些芦叶折下来封住口,再用棉线裹紧,一只长粽就完工了。
初战告捷,我决定挑战高难度—裹三角粽。我将三片芦叶叠放好,整理平整,扳成个锥形,一只手捏住交叉口,另一只手向里面装米,再把多余的芦叶折下来盖住,并捏成三角形封口。这一步可没那么容易,我一捏,那些淘气的小米粒一个接一个往外钻,一连几次都没成功,只能求助姥姥。姥姥手把手的示范,我再试,终于成功了。虽然有些难看,可总算把那些小淘气全关在粽叶里了。再系上棉线,一个威武的三角粽就“新鲜出炉”了……
我们把各自包出的粽子带回了家。晚上,我就把“粽子君”们请进了电饭锅。第二天一大早,我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厨房。掀开锅盖,一股粽子的清香扑鼻而来。捞出一只,稍冷片刻,剥开粽叶,咬上一口。
嗯,香香的,糯糯的,真是美味啊!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3端午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。每年,人们都将在这一天包粽子、插艾叶、赛龙舟,怀念爱国诗人屈原。今年,奶奶又要包粽子给全家人吃。我很好奇,粽子究竟是怎么包的?我决定向奶奶学习,自己也包几个好吃的粽子来。
今天就是端午节了,一大早,奶奶就忙开了,我也赶紧过去帮忙。
奶奶先将糯米淘好,放在一个大盆里,又准备了好多块腌肉,几个蛋黄。然后奶奶又拿来酱油,往糯米盆里倒了些许,搅拌了几下,米马上就变成了酱油色,接下来,就要开始包粽子了。
奶奶先拿好一张箬叶,手把手地教我。她拿住箬叶的两端,卷成一个漏斗状,往里面加了三大勺米,又在米的中间放上一块腌肉,然后将它抚平,看不出一点儿向上凸的痕迹,接着将没有碰到米的箬叶向前折,再将多余的部分向两边这,用手将它捏住。这样,一个粽子就成形了。最后,就要在粽子外面缚上白纱线,防止粽子里面的米漏出来。
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做,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把把米漏了就是包不起来,但我并不灰心,跟着奶奶认真地学习,做了一遍又一遍。终于,一个完美的粽子出炉了,看着自己亲手包出来的粽子,我高兴地乐开了花!我跟奶奶一个接着一个地包,越包越多……
今年的端午节我是过得最开心的一次端午节了,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。在这个传统古老的节日里,吃着自己包的粽子,简直是最幸福的了。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4端午节那天,我跟妈妈、奶奶学包粽子,第一次感受到了包粽子的乐趣和端午节的意义。
当天一大早,妈妈和奶奶就将前一天准备好的糯米、粽叶、灰水一一摆开准备包粽子。我也跟她们一起学学包粽子。妈妈和奶奶最拿手包的粽子,是三角粽和长粽,她们包的这两种粽子个个大小均匀。妈妈边做边教我。先从粽叶里选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,头尾相向平铺在桌面上,再在铺好的粽叶上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,塞上几颗大红枣,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,再把叶子收拢包住。
我一边学,一边包,当我再把粽叶盖好包拢起来的时候,糯米纷纷掉了出来。此时,奶奶替我把糯米放好,用粽叶把糯米包好。接着是最关键的一步――扎粽绳。我拿来粽绳,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,然后才交给奶奶查看是否包实包好。经过几次的练习,我包的粽子越来越好,越来越像模像样,通过了妈妈奶奶的“验收”。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,包起来非常不容易。
经过近两个小时,我们终于把几十个粽子包完。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,大约过了三个小时,粽子熟了。我迫不及待抓起一个粽子咬了一口。妈妈在旁边笑我:“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也不能吃热粽子!”端午节,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,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,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。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5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吃粽子,洒白糖。龙舟下水喜洋洋。”听到这首儿歌,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。每年五月初五,是我国传统的节日――端午节。
看到婆婆在厨房里包粽子,我便走过去,也想学包粽子。婆婆先教我卷粽叶,只见婆婆拿起一大一小两张粽叶,把它们叠在一起,捏住两端一卷,便成了一个漏斗形。我也学着婆婆的样子,轻松卷成了漏斗形,接着我又在“漏斗”里放入了一大勺的糯米,再放上一块香喷喷的肉,接着又用糯米盖上。只剩最后一步了――扎绳。我一只手紧握住粽子,另一只手去拿线,突然,“漏斗”底下开了个小孔,两三粒米漏了出来。我急忙扔下线,两只手用力握住了小孔向上折了一下,封住了小口,这才阻止了急急忙忙要“离家出走”的米。我又拿起线,在粽子上绕了好几圈,在确认绕得很紧了后打了个结。婆婆见了,开心地说:“你已经学会啦,以后家里包棕子的活就交给你啦!”我愉快地要受了这个任务。今天,我和婆婆一起包了整整一锅粽子。
粽子煮好了,剥开粽叶将粽子放在盘中,好似一个白娃娃。吃着自己包的粽子,我心里充满了甜蜜。
包粽子 ……此处隐藏1901个字……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粽子了。
今天是端午节,在一片热闹和阵阵粽香中,我们全家聚在一起谈笑风生。外婆和妈妈包起了粽子,我好奇地凑过去看看,只见外婆麻利地拿起几张墨绿的芦叶叠起来,捏住芦叶的一头往里一卷,形成一个圆锥体。外婆紧接着将事先准备好的糯米与肉调和的馅添进圆锥体中,牢固的锥体将馅封得滴水不漏,她再利落地封上口,接着拿起根线把粽子绑了起来,放到锅里煮。就这样,一个个玲珑小巧的粽子出锅了。
吃着口味浓郁的粽子,闻着粽子的阵阵飘香,眼前似乎浮现千年之前,一位满怀爱国情,忧愁的诗人站在宽阔的大江前,向着天地倾诉着苦闷,大浪不断拍击着礁石,仿佛震天的锣鼓作响着,伴随着他跳入江中,为他谱写着一曲壮烈的爱国乐曲。
小小的粽子中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,也包含着一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,让我们记住每一个端午节吧!童年的粽子作文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1端午节,我梦寐以求的日子,因为爸爸妈妈答应了我要包粽子,所以,这天对我的意义自然与众不同。
清晨起,梳洗完毕后,我们去亲少年活动中心,有糯米、长长的叶子,一些五颜六色的肉、菜混搅得馅,问妈妈:“妈妈,这是什么?还是什么特别的日子?”“傻丫头,今天是端午节。”“呀!我怎么忘了?”“走吧!傻丫头,!”“干啥?”“包粽子呗!”我欢呼起来,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,也不懂该怎么做,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马难追,外加9个香炉(一言九鼎),只好硬着头皮蛮干。
妈妈把糯米蒸熟了,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,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来,我虽然也装的有模有样,可还是逃不过妈妈的火眼金睛,“傻丫头,不懂了吧?我来教你,先把叶子重叠,分开一点,再把糯米拿来放在手心,然后……”虽然听得有点迷迷糊糊的,但还是听懂了,便有模有样地做起来,过了一会儿,一个横七竖八的小粽子就诞生了,虽然模样看起来很不乐观,可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,注重的还是内在美。接着,我又做了几个,一个比一个好,一个比一个大。“再见了,我的粽子”。还没说完,它们就被妈妈送入了蒸笼里。
“哇!好香!”吃自己亲手包的粽子,心里还别有一番滋味呀!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2开始动手,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,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,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,放上几颗红枣,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。我得意极了,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。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,糯米就像淘气的小孩似的不听我的使唤,接二连三地跳出来。我急得直跺脚,幸好奶奶替我“解了围”——倒出一些糯米,我才舒了一口气。
哈哈,经过小挫折,总算到了最后的,也是最简单的步骤——扎棕绳。小意思,看我大显身手。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。我接过棕绳,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,还认为奶奶包的粽子样子特老土,不好看,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,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,也是比较结实的。大功告成,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,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,只听得“哗啦”一声,粽叶散开了,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,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。
我不甘心,各种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,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,不行,我不能退缩,不能气馁。有了失败,我小心了许多,也成功地包出了许多像样的粽子。
当我们坐在一起,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时,觉得今天的粽子特别甜。因为,这是我劳动的收获!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3要过端午节了,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。今天,我就和我妈妈学起了包粽子。
看,已经开始了。我妈妈先倒好江米,用水泡上,又把粽叶和花生也泡上了。大约过了半小时,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。
只见我妈妈先把一个粽叶卷成圆锥形,一会放江米,一会放蜜枣和花生,有的还放香肠呢,(想想都好吃*^__^*嘻嘻……)最后再把剩下的叶子翻过来,盖在上面,然后用绳子一捆,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。
我看得眼花缭乱了,只好凭着印象学着我妈妈的样子做了。当我卷好粽叶放江米时,江米却“跑”了。我一看,原来粽叶底下没封好口,结果成了漏斗,江米就顺着口漏了。请教我妈妈后,我又重新卷,这次让粽叶重叠着,你看,江米就老老实实地待在粽子里了。
可是没过多久,新问题就又出来了:我的粽叶怎么也盖不住了,成不了型。这时我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,说:“你放米太多了,少一点就盖住了。”我听了之后,半信半疑,但还是剥走了一些米,果然一下子就盖上了。(我高兴啊~)赶紧着,用绳子系牢,一个粽子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。
等我妈妈和我全部做好后,就放到锅里煮,那个时间长啊,馋得我口水都流出来……
终于出锅了,闻着粽叶散发出的清香,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粽子,我的心中香甜无比!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4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,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洞庭湖边,汨罗江上怀大石以身殉国。两千多年后,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,大家用包粽子、划龙舟、煮鸡蛋、佩香囊等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有抱负的伟大诗人。
这年端午节,一大早屋子里飘出了阵阵的糯米清香,原来是妈妈要包粽子!我见妈妈麻利地包粽子,手也痒痒的,很想试一试。妈妈欣然答应了。
拿起一片用热水泡好的粽叶,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,可不一会儿粽叶就被我折得乱七八糟。妈妈看我笨手笨脚的样子,过来帮忙了。妈妈告诉我:“先拿起两片粽叶交叉放在手上,然后折叠围拢成一个‘杯子’的样子,做出一个‘窝’。左手捏住底部,右手在下面放糯米,中间放馅料,最后再铺一层糯米。最后把‘小杯’的‘盖子’盖上,用线把粽子缠上就大功告成了。”
我按照妈妈说的,粽叶弄成三角形,接着放一点糯米、馅料,做出棱角,正准备把叶子包上,可里面的糯米却开始“调皮”了:不是往上跑就是要往下溜走。我捏紧粽子,把糯米倒出去一点后,勉强把叶子包好,用手握住。然后拿另一只手和嘴巴用细绳把粽子缠上,可我虽然“手口并用”,却始终不能让手里的粽子乖乖地被绑起来。这时,妈妈来帮忙了。她熟练地用棉线把粽子“五花大绑”,放到案板上。我看着自己的“战利品”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。
端午节包粽子作文15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,在我的期盼下可算来到了我的身边,因为,我也要学包粽子啦。 5月5日这天,我和妈妈6点钟起了床,为的就是包粽子。只见妈妈将准备好的糯米,然后用粽叶一包,用线一缠,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包成了。我也要包,说干就干,我拿起粽子叶,挖一勺糯米,慢慢包起来,并且学妈妈的样子用线缠住了。咦!妈妈包的粽子还真有趣,你瞧那粽子像愤怒小鸟中的小三角鸟;那个像我弟弟,胖胖的,挺可爱的;那个小巧玲珑的像一条活泼的小鱼,这些粽子还真逗。可再看看我包的粽子,想包一个三角形的,却包成了一个正方形的;想包一个正方形的,却包成了一个圆形的粽子,唉,正方形就正方形吧,圆形就圆形吧,只要能吃就行。
当我们包了许多粽子的时候,妈妈说:“别包了,包的太多吃不完,现在就让我给你上锅蒸吧。”
半个小时过去了,热乎乎的粽子出锅啦,我尝了一口我自己包的粽子,啊!又甜、又香,真好吃,绝对美味!嘿嘿!夸张了点。
啊!端午,我忘不了。